骨質疏鬆齊預防 負重運動不可忘
骨質疏鬆是什麼?
骨質疏鬆是骨質密度下降,而造成骨折風險提高的現象。一般而言,人的骨質密度最高峰是約30歲,而在30歲後,骨質密度會開始下降;如不幸有一個甚或多個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骨質流失的速度便會加劇。骨質密度下降可於顯微鏡下診斷出來,正常骨質密度當中的孔較細及少,而當骨質密度一直下降至T值-2.5或以下,即骨質疏鬆症,其密度的孔會較多且大 (參圖一)。
圖一:在顯微鏡下看骨質密度的對比 (左: 正常骨質; 右: 骨質疏鬆的骨質)
(相片來源: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骨質疏鬆症的成因
先天性
1. 女性
女性一般比男士易患骨質疏鬆,佔骨質疏鬆症患者的80%
2. 骨格較小,身型嬌小
一般骨格較小或身材矮小的人,尤其是亞洲人均容易患上骨質疏鬆
3. 家族有骨質疏鬆症遺傳史
如家族有人有骨質疏鬆症狀,例如媽媽有此症狀,那自己患上此症的機會也會增加
後天性
4. 生育較多的婦女
研究顯示,生育較多的婦女,如生育三胎或以上均易流失體內鈣質,增加骨質疏鬆及脊椎壓扁性骨折的風險
5. 吸煙人士、酗酒人士
吸煙和酗酒會降低腸內鈣的吸收,而影響成骨細胞的製造
6. 提早更年期婦女
隨著女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及助孕素的流失,骨質也慢慢流失,故易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
7. 缺乏鈣的餐膳
足夠的鈣質吸收有助維持骨質密度,建議補鈣的餐膳包括:海產類、綠色的蔬菜、豆品奶類
8. 缺乏適量曬太陽
建議每天在和煦的陽光下 (約在上午8時至10時; 下午4時至6時) 曬太陽約20分鐘,有助體內製造維他命D;而維他命D能有效幫助人體吸收鈣質,對增加骨質密度有明顯的果效,如缺乏陽光,鈣質吸收會減少
9. 缺乏負重運動
很多研究顯示,腳踏實地的站立運動能有效增加健康婦女及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婦女的骨質密度,建議例子包括:步行、跑步、站立太極及跳舞等
病理性
10. 一些特別的症狀
庫欣氏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一類糖尿症以及類風濕關節炎等的病症均為導致骨質流失快的風險症候
11. 藥物副作用
某些類型藥物如:皮質類固醇、肝素凝血劑及環孢素等均易導致骨質流失,容易引發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