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親子溝通技巧 | 父母想透過醫生去訓示孩子?醫生建議5個幫助溝通的方法

親子溝通技巧 | 父母想透過醫生去訓示孩子?醫生建議5個幫助溝通的方法

張傑
兒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2-07-12

親子溝通技巧-兒科醫生建議溝通方法1

還記得你的孩子在一歲生日後,你除了希望他們會快一點自己行路外,還期望他們儘快講多一點說話。不過,當孩子長大了後,父母似乎忘記了當年的期望:常常剝奪孩子說話的機會,並代替孩子表達。父母的期望是否都改變了?

其實,由始終父母的願望都沒有改變,因為他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分別在於父母的表達形式會因父母的性格而異、會因孩子的年齡而異、會因面對孩子問而異。對於小學階段以上的孩子,除了身體上的需要外,還會顧及他們心理狀態。所有人都認為「溝通」是最重要的。溝通的最基本原因是雙向的交流,這往往就是問題所在。

親子溝通技巧-兒科醫生建議溝通方法3

我們見不少父母在與孩子對話中,自己說話的時間佔了九成,而且是以長輩以物表達。起初,孩子可能還想去反駁或插一下咀,但是當他們知道是徒勞無功後,他們就會「學懂」沉默。從此,溝通便停止了。我們用父母帶孩子因頭痛見醫生為例。通常一進入診症室,父或母便會滔滔不絕地去敘述孩子的情況,並且在醫生未問一句話前,可能已經提出自己的觀察和結論。例如頭痛是因為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就是因為沉迷網上遊戲和忙於與同學聊天。當孩子想解釋時,可能又給父母的聲音壓下去。最後,其實父母可能只是想透過醫生的嘴巴去訓示孩子,例如早一點上床、減少上網的時間、要聽父母話等等。其實,這樣不單與孩子的溝通破裂,就連與醫生之間的溝通也不見了。

兒科醫生建議5個幫助親子溝通的方法

所以,我們勸告父母要好好處理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問題,請確保有真正的溝通。注意以下5個重點:

  1. 嘗試將自己的說話時間和聆聽孩子的時間變成一樣
  2. 無論孩子願不願意講、講得好不好,都不容許父母「代」講
  3. 要用不具批評性的態度聆聽,所以也不應只發表自己個人意見
  4. 有時父母的存在就是一個無形壓力。所以在需要時,就要嘗試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與醫生談天
  5. 尊重孩子一切的意見表達自由,不必每一句都要以成人角度去反駁

親子溝通技巧-兒科醫生建議溝通方法2

在我第一身的經驗中,對於父母帶孩子求診。我會建議少作陳述,多讓孩子自己的事。有需要時,我會請他們單獨與我面談,免卻父母在場的壓力。相同的情境,我估計在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出現。若果父母想真正聽孩子的心聲,請最起碼有機會用嘴巴表達一下。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034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