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學有一段時間,下課回家後常感覺兩小腿骨內莫名痠痛,有時晚上睡前會更嚴重,非常不舒服,也影響心情,當時由於父母都忙於工作,我又因為早上一覺睡醒之後就不痛了,所以也沒有告訴他們,後來才知道那是生長痛。
生長痛多發生在3至12歲兒童,雙側下肢同時或輪流發生的疼痛或痠痛,大腿、膝蓋後面、小腿肚,大多在夜晚臨睡或睡覺時發生,白天活動不受影響,有部分兒童半夜還會痛醒。根據研究,有生長痛的小朋友患不寧腿機率又更高。
生長痛的原因之一是發育的不平衡,當骨骼迅速生長時,周圍神經、肌腱、筋膜、肌肉不能同速生長,或營養輸送不及,於是就造成腿部各部緊張,導致痠痛或疼痛。另外,白天過度活動造成乳酸堆積,引致的痰濕阻滯,或是心理上,中樞神經疼痛記憶產生傳導物質障礙,以及耐痛程度降低,都可以是生長痛的原因。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或「不濡則痛」。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如果肝脾腎三臟虛弱,氣血不足,不能濡養肌肉筋骨,就產生「不濡則痛」;寒濕、濕熱或痰濕瘀阻經絡,就會「不通則痛」。小孩臟腑比較嬌嫩,器官的形態發育未成熟,生理功能尚不夠完善,氣血仍未充實,筋骨也不夠強固,不但發病容易,傳變又迅速,所以身體在發育上稍有不平衡就會馬上反應出來。中醫強調治未病,治療上也是要辨證論治,對於要步入青春期的孩童,可以用轉骨方及針灸治療來改善生長痛:未到青春期的小朋友,則可以按照其症狀開方或針灸來調整體質治療。
留意生長痛還必須與腫瘤、筋傷、發炎、骨折等相鑑別,如果疼痛位置固定,侷限在一邊,不是在肌肉而是在骨頭或關節位置,或有紅腫熱痛,還是白天影響步行、跛行、有較長時間疼痛、無力、麻痺、請盡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經診斷為成長痛的小朋友,除了中醫治療,平時在睡前,可在腰、臀、大小腿肌肉較豐厚的部位熱敷、按摩。如果白天活動量較多,睡前更要加強護理,運動前後記得充分暖身及伸展拉筋,平時飲食上記得要少喝凍飲、少吃生冷寒涼和煎炸油膩等有礙脾胃運化的食物,才不會影響氣血生發。
延伸閱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