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創傷後遺症(PTSD)與急性壓力症(ASD)有何分別?精神科醫生解說兩者症狀及治療方法

創傷後遺症(PTSD)與急性壓力症(ASD)有何分別?精神科醫生解說兩者症狀及治療方法

梁婉珊
精神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2-09-20

創傷後遺症-PTSD症狀-分別-精神科-梁婉珊醫生

近日本港有知名藝人團體在進行演唱會期間,發生嚴重意外,導致兩名藝人受傷。有報導指,部分現場觀眾因受驚過度,需要送院治理。事件引來廣大市民關注,即使沒有親身經歷,心理亦會造成心理困擾或陰影,大家不妨可以嘗試幫忙留意一下身邊的朋友有否出現情緒困擾,甚至出現急性壓力症或創傷後遺症的症狀。

創傷後遺症的症狀

創傷後遺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人們經歷或目睹創傷性事件後發生的一種心理障礙。當人們曾經受到人身安全威脅、性暴力或嚴重傷害,或者經歷過自然災害、嚴重事故、戰爭…等等,就有機會患上創傷後遺症。它過去以許多名字而聞名,例如世界大戰期間的“戰鬥疲勞”,但它不僅僅發生在退伍軍人身上,創傷後遺症可以發生在所有人、任何種族、國籍或文化,以及任何年齡的人身上,絕對不能輕視。

創傷後遺症患者在經歷創傷事件後的一個月左右,持續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強烈或令人不安的想法和感覺。逃避行為是其中一種核心症狀,患者會選擇避開所有那些可能會令他回憶起創傷事件的事物,例如: 在嚴重交通意外後,患者會害怕駕駛或甚至不敢坐車;患者可能無法自控回想起事件、突然從腦海出現創傷情景、或者感覺重回了事發現場重新體驗創傷情景,臨床上稱之為「閃回」(Flashback)。同時亦有機會伴隨其他症狀:經常產生負面回憶、失眠、發惡夢、過度警覺、無法專注、情緒持續低落、疏遠其他人等等。

急性壓力症-ASD-症狀-分別-精神科-梁婉珊醫生

急性壓力症的症狀

急性壓力症 (Acute Stress Disorder,  簡稱ASD) ,它是對創傷事件的一個反應症,症狀與創傷後遺症相似。這些症狀會在事件發生後持續三日至一個月。倘若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算是急性壓力症(ASD),一旦超過一個月而大部分症狀依然存在,那就變成創傷後遺症(PTSD)了。患有急性壓力症的人亦可能會重溫創傷片段、伴隨閃回 (Flashback)或噩夢、感覺麻木或感到對自身有抽離感 等等。這些症狀亦有機會為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可能會出現急性應激障礙,或者伴隨專注力不足、過份敏感、情緒波動或睡眠問題等等的焦慮或抑鬱症狀。

創傷後遺症和急性壓力症的治療方法

假若情況許可,和親友討論和舒發對事件的感受,對於疏導情緒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少部分人士隨著壓力事件結束,而情緒得到疏導緩解的話,症狀就會慢慢康復。不過,有些人的症狀可能較嚴重,就需要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幫忙。此外,下列兩種方式是最常見的:

創傷後遺症-急性壓力症-症狀-分別-治療-精神科-梁婉珊醫生

一. 藥物治療

藥物可以幫助控制急性壓力症或創傷後遺症的臨床症狀。使用藥物有助緩解症狀 ,同時使患者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心理治療。

一些抗抑鬱藥,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簡稱:SSRIs)和 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簡稱SNRIs),通常用於治療 創傷後遺症的核心症狀。藥物治療可以單獨地使用,也可以與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結合使用,此外,根據每個患者所呈現的不同臨床症狀,精神科醫生有時亦會配合其他藥物生成一個藥物組合,希望能夠同時改善患者焦慮或抑鬱症狀,或治療患者的噩夢和睡眠問題。

創傷後遺症-急性壓力症-症狀-分別-心理認知治療-精神科-梁婉珊醫生

二.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簡稱CBT) ,是一種針對改變思想與行為的心理治療。這種治療方法著重探討患者的想法、觀念和態度,以及創傷的經過如何影響情緒行為和價值觀的心理治療,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亦會利用不同的角度,教導患者如何再次面對創傷事件和伴隨的不安情緒,漸漸患者便能從新的角度看待創傷事件和面對將來。

醫生籲患者正面面對創傷

假若大家發現自己或身邊人出現了以上情況達數星期也未能好轉,更因此影響日常生活,需要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協助。 最重要的,是要正面面對創傷事件,不要諱疾忌醫,這些不愉快的經歷,亦可轉化成為一個令自己更堅強的經歷,而並非沉重的負擔。在此,希望鼓勵大家如果留意到自己或身邊人正處於以上情況,請繼續努力面對,透過適切的方法,情況會逐漸好轉過來。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3839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