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癌症治療】中大醫學院: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癌症病人存活期

【癌症治療】中大醫學院: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癌症病人存活期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1-05-16

在香港,癌症是頭號殺手。據衛生署於2017年的數據顯示,所有登記死亡的人數當中有31.3%死於癌症。中大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發現基因GPR18可有助預測9種癌症的存活期,以及提出以免疫細胞「B細胞」作預估癌症病人的嚴重程度及生存機率(即「癌症預後」)的新觀點。

「B細胞」是一種白血球細胞,為身體抵禦異物,如細菌、病毒,甚至癌細胞等。此免疫細胞可以製造抗體以偵測外來物並啟動免疫反應,攻擊及消滅入侵者如致病原。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呂偉欣教授帶領的生物信息學研究小組,利用癌症基因組學和病人存活期大數據,發現腫瘤中B細胞的數量與7種癌症(包括低級別神經膠質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胸腺瘤、腎癌、肺癌、頭頸癌和子宮癌)的患者生存期有關,水平愈高,存活期一般都較長。她表示:「此乃非常嶄新的發現,將為癌症預後提供新方向及啟示。」

基因GPR18水平較高 平均都有較長存活期

呂教授團隊亦為29種癌症進行大型的組學分析,並識別出一種存在於B細胞表面、名為GPR18的基因。其基因水平亦可作參考,用以預測9類癌症病人存活期,包括黑色素瘤、低級別神經膠質瘤、肉瘤、肺癌、頭頸癌、子宮頸癌、肝癌、乳腺癌及腎上腺皮質腫瘤。以受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的頭頸癌病人為例,團隊發現倘若他們體內有高GPR18基因水平,平均都有較長的存活期。

呂教授補充:「研究結果顯示GPR18在多達9種癌症類型中有廣泛的疾病預後作用,比其他現有的生物標記如CD20優勝。此外,過去10年的相關研究均未能就B細胞能否為多種癌症提供預後作用提出結論,我們的新發現有助確立B細胞的預後特性,B細胞的數量及B細胞相關基因GPR18,都可以作為臨床生物標記,用於多種癌症的預後。」相關研究已刊登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生物學》。

Text:Fion

要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早發現病情是重要一步。你可透過健康生活易 health.ESDlife預約多種癌症體檢服務,如你和家人身體出現癌症症狀,便要儘快預約接受檢查了。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1094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